改名还是独立?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再思考
今日看点
近年来,文化产业被提到重要位置,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种发展路径的尝试,而学科建设却依旧停留在“众说纷纭”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中就提到了“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及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的内容,可见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本文将从文化产业的溯源谈起,根据笔者的研究和观察,对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略谈一二。
本文字数:4248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中国文化产业缘何?
建设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必须要追溯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历史流转,以及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
对于文化产业的萌芽,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有的学者认为出现在晚清,西方资本主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与此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入。有的学者认为在古代社会就已出现,勾栏瓦舍、新词小曲便是证明,于是提出“古代文化产业”一说。但是,总体来看,“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其发展有两条路径可以追溯。一是“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辩证法》《批判理论》等著作传到中国,金元浦、陶东风等代表性学者认为“文化工业”与中国社会兴起的商品化和电子工业有着很强的关联性,站在阿多诺的视域对“文化工业”持批判态度。第二条路径则是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对“第三产业”的探讨,198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在给第三产业分层时提出第三层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而后原文化部政策研究员李军在《试论文化艺术的商品性质极其调节机制》一文中提出了“文化产业”一词,开始了对文化产业的研究。
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
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原国家教委允许一部分学校开展文化产业学科试点。二十多年来,从上海交通大学1993年设立“艺术事业管理”到2004年山东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率先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再到2018年,全国共有212所学校开展了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与专业的建设。与此同时,研究机构也纷纷设立,不仅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院、研究基地获批,文化产业年会、文化产业学院奖、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有影响力的活动、比赛也体现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稳步推进。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带头人和文化产业研究转化成果。
由于文化产业的学科交叉性与研究的多视角性,目前学科主要挂靠在具有相关研究背景的学院与一级学科之下,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基于艺术学视角,像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依托于原有的艺术学理论与音乐、戏曲、美术、雕塑等相关艺术学科进行建设,师资背景多为传统艺术类学科;二是基于经济与管理学的视角,使文化产业向文化管理、艺术管理、公共文化管理、体育产业管理等方向发展,比较典型的是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和天津体育大学等体育类院校,师资多来自管理学、经济学背景的教师;三是基于新闻与传播的视角,在新闻与传播或广播电视学科之下设文化产业专业或研究方向,比较典型的是具有深厚传媒底蕴的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研究者多来自传媒经济学、广告学、传播学等领域;四是基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结合周边的文化特色,形成的文化研究专业,像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学院与国学院,山东大学依托“孔孟之乡”的厚重文化资源,设立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定位传统文化的建设,以及西北大学基于汉唐文化、关中文化优势,成立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等。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01.
理论建设严重滞后
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必然包含理论建设的发展,国外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较多,并形成了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理论到伯明翰文化研究理论再到“社会发展”“文化资本”“文化霸权”等多方面的理论体系。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分类、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以及文化产业的经济业态等方面,即对于其应用理论研究较多,并逐渐形成了跨学科、跨门类、跨行业的宏大体系。然而却对文化产业的溯源与流转等基础性理论有所忽视,缺乏本土的理论研究成果,跟不上行业实践的步伐。
02.
学科归属不明,师资队伍不够专业
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目前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指南”里,文化产业被归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等学科;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指南”里,文化产业被划在“艺术管理”二级学科之下。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是一个万物互联融合发展的时代,文化产业不需要学科归属,但文化产业与旅游、艺术、金融、科技等相关学科之间融合不足的问题凸显。
文化产业涉及到管理学、艺术学、文化学等众多学科的内容,但就目前而言,更多的只是实现了物理上的融合而非化学融合。从教育部修订及不断补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可以看出,旅游、会展、影视、文化贸易、制片管理、数字媒体等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很多文化产业的研究者来自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背景,仍然用原有的学科范式进行研究,偏于传统的社会研究与文化研究方向,缺乏经济思维、产业思维与科技思维,专业教师缺口较大,由此可见,学科归属与发展方向是学科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03.
人才培养缺乏实践基地,离业界较远
文化产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产学研一体化的口号也呼吁了很多年,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很多的实践仅仅停留在“调研”和“做方案”的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地性与实战性。每个学校都有很多的合作研究基地,甚至是国家级基地,很多课程也会进行方案的探讨与策划,但是落地程度远远不够,很多研究成果无法转化,创意想法无法转化成产品,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与真正实操的业界之间隔了一面厚重的墙。
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破局之路
01.
视角转换:一级学科与交叉性的学科集群相结合
根据笔者与前人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对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有两种合理可行的路径:一是建立文化产业一级学科,根据院校特色、相关产业的发展将管理类、艺术类、文法类专业置于文化产业之下;二是建立文化产业交叉学科群,在传统的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下,形成各学科互相依存的学科群。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实际与文化产业日益扩大的范围属性,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一级学科建设与交叉性学科群建设相结合的方法,由于“文化产业管理”建设较为成熟,所以给予其一级学科,另外,将文化产业与相关学科深度融合,建立交叉性学科集群。如在“01哲学”目录的“哲学(0101)”一级学科的中国哲学(010102)二级学科之下,设立“文化理论研究”专业,在“10医学”目录的“中医学(1005)”一级学科之下设立“中医文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等。
从教育部层面完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与分布,院校结合实际进行部分文化产业学科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在课程设置层面,文化产业原理是基础课程,需要规定和编写一套统一教材,实现文化产业的入门。
02.
因校制宜:划分招生层次,考虑特色文化
在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方面,要划分招生层次。对于文化产业的本科生,以通识教育为主,广泛接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挖掘学生天赋与兴趣,在研究生阶段将学术型与应用型分开培养,细分专业与研究方向,培养高水平高能力的人才,博士阶段以理论研究与前沿研究为主,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理论体系,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的能力与水平。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院校既有的学科底蕴与院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有200多处文化遗址,有着“齐鲁文化”“孔孟之乡”的美誉,所以“文化遗产”“儒学文化”研究自成一派;而中央财经大学则依靠既有的经济与管理的学科底蕴,将重点放在文化与金融的融合方面。所以,院校要各自形成特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03.
产学研联盟:从学研出发,实现政用产学研
20世纪50年代,“硅谷之父”特曼提出学术界和财富界理当结成伙伴关系,始创“硅谷模式”。对于文化产业来说,产学研结合必不可少,但现状却并不乐观,应该从学研开始,做学问做研究者要有“匠心”“敬畏学术”的态度,从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开始,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后与“产”结合,成立“产学研联盟”,既联结产业化需求与政府企业的资本支撑,又规范产业转化的交易过程,检验产学研成果,最后目标是实现“政用产学研”,强调政府在创新平台搭建与政策出台等方面的先导作用,以及实现以受众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的教育、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04.
师资队伍:产业融合态势下的专业性
毋庸置疑,产业的融合已成大势,不管是文化和旅游、还是文化与科技、金融,都已经走在融合发展的路上,这对文化产业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培养专业性师资,引进或培养一批具有文化产业学科背景的人才,并根据院校建设的学科特色引进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以及大数据、智能媒体等专业性人才,尤其是“学术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的博士或博士后;其次,加强与行业的联系,破除“唯学历论”,实行“双导师制”,让行业大咖打通学生研究与实践的桥梁,加强实践落地与应用的比重;最后,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与评估,倒逼师资不断学习前沿领域,主动接受再教育,积极参与国际访学交流,以适应行业变化与社会需求。
结语
从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理论至今,世界已经进入“后全球化”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激烈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竞争,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国内各产业、各业态、各行业的凝聚形态,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攘外必先安内”,我们急切地呼唤着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在国内的构建与完善,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图片 | 来源于网络
美编 | 侯晓
声明 | 文中图片和文字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版权方持权属证明与我方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言之有范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转发!
欢迎向我们投稿!
投稿请联系:18614256583
如需咨询合作,请与我们联络!
联络电话:18614256583
言之有范|2014 - 2021
聚焦文化事件
把握政策动向
往期推荐
| |||
| |||
| |||
|